鐵道部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《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》,強調要“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鐵路領域”,并特別強調“對民間資本不單獨設置附加條件”。鐵道部就此邁出了投資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。但這一政策并非立竿見影,民間資本要真正進入鐵路還面臨著多重障礙。
據有關專家介紹,民資進入鐵路在保障利益、收益清算以及投資回收等方面存在著重重困難!鐵路部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2年3月31日,鐵道部總負債為24298億元,負債率進一步上升。而且在現行的相關政策中,國家現在對鐵路、對價格是嚴格管制的,鐵路的運價不是鐵道部能夠決定的,是國家發改委來制定,且鐵路的運價已經十幾年沒有調整。同時,鐵路還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公益性運輸。與此同時,人工、柴油、電力等各種運輸成本不斷上漲,鐵路業已不再是民營資本眼中的“肥肉”。另一方面,鐵路具有的網絡運營特征,鐵路運營中的收益不是根據單線的投入和產出計算,而是通過整個網路核算收益。這意味著如果民間資本投資修建的是單線鐵路,則網絡效益不等于該企業投資的該條線路的效益,民營企業單條線路的收益仍交由鐵道部核算,這一分配模式加重了民資投入鐵路建設的憂慮。最后,不得不指出的是,鐵路投資大,動輒上百億甚至千億,而等到建成運營通常也需要3-5年的時間,投資回收周期比較長。因此,盡管鐵道部放寬政策,但民間資本真正能夠進入鐵路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。
所以,在鐵道部出臺這一利好政策之后,短期內民間資本并不能大量進入鐵路。加之今年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,鐵路項目因缺錢而大規模停工的局面并不會顯著改善。這也就難以帶動市場對優質砂石骨料的需求,進而影響到砂石企業主投資礦山破碎機設備的熱情。因此,破碎機廠家理應抓住這次機會,淡季苦練“內功”,重視研發、科技投入,以優質的產品品質贏得客戶。未來經濟形勢一旦轉暖,憑借技術優勢必將走的更高、更遠!